盲区再酿悲剧:5岁女孩死在母亲车轮下
据南国早报报道 8月12日晚,广西钦州港一小区地下停车场发生悲剧:一女子在倒车时没有留意车后,察觉碾压到异物后下车查看,发现车轮下竟是自己的女儿……
随后,深圳新闻网、深圳都市报、21CN、ETtoday等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,对此事表示痛心的同时,也提醒广大车主注意驾驶盲区,以免再酿悲剧。
开车入库压死5岁女儿
●事发钦州,孩子在开车进库过程中下车,其母亲未察觉
●孩子或被反复碾压,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死亡
●交警部门提醒起步和倒车时要仔细查看,特别留意视觉盲区

笔者认为,上面的盲区示意图还不够详细,下面具体向大家讲述下盲区知识。

【车头盲区】驾驶员因车头而看不到的车辆前方区域。影响因素有:车身高度、座椅高度、车头长度、驾驶员身材等。如果不能很好地估计和控制车头盲区的距离,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。
【车尾盲区】车内视线无法看到的车身后方的范围。车尾盲区比车头盲区的危险性更大,事故频发。
【两侧盲区】车内视线无法看到的车身两侧的范围,用后视镜无法完全观察到。尤其右边盲区范围很大,侧位停车易剐蹭。
【A柱盲区】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支柱所做成的视线盲区。当停车或者启动前的时候最大,车速越快A柱盲区相对越小。对于左前方或右前方,横向移动的事物最容易引发事故。
【B柱盲区】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的支柱所造成的盲区。主要盲区是在车辆的右侧,当车辆在行驶中,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,B柱会遮挡视线,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。
【C柱盲区】后车门和车后窗之间的支柱所造成的盲区。左侧C柱盲区与后视镜可视范围交叠。
【外后视镜】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,因为外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,大角度切换车道或由辅道进入主道时易引发追尾。
【玻璃上的深色膜盲区】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膜颜色越深,隔热、隔紫外的效果越好,大部分小车上都贴有颜色较深的防爆膜。夜间行车时,玻璃上颜色深的膜会影响车辆两侧的视觉清晰度。